遗传性大疱性表皮松解症:诊断及分型建议 - 2014年版
原文链接:http://www.jaad.org/article/S0190-9622(14)01040-8/abstract
翻译:周迎春。翻译时间:2015 年 5 月。说明:某些名词的翻译以后可能修改
背景:自2008年关于大疱性表皮松解症(EB)诊断和分型的国际共识会议召开之后,发现了一些新的靶向基因和临床亚型。同时,在一些以前已经描述过的亚型中发现了新的临床表现。
目标:基于新的临床和分子学数据,我们希望就EB的分型达成新的共识。
结果:在这次最新的共识报告中,我们介绍了一种新的分类方法(“剥洋葱法”)。这种方法按顺序考虑这些因素:主要EB类型(基于检测皮肤裂隙的深度),临床表现的 特点(疾病影响范围和严重程度;特定的皮肤外表现等),遗传模式,靶向蛋白及其在皮肤中的表达,相关基因和突变类型,及(如果有的话)突变位点。
局限性:本分类方案审慎地使用了2013年6月之前所有出版的数据。随着对这一组疾病的了解越来越多,未来很可能会有新的修订。
结论:这里推荐的分类方法应该对临床医生和研究人员都有价值。分类方法中同时强调了每一种EB亚型的临床表现和分子特征,并且分类结构足够灵活,允许以后继续修改。
关键字:分类;诊断;电子显微镜;大疱性表皮松解症;基因;遗传学单克隆抗体。
当 前每一种遗传性大疱性表皮松解症(EB)的亚型都是通过遗传模式和综合考虑临床表现、超微结构、免疫组化和分子学的检测结果来定义的。自从1962年根据 电子显微镜下特征对EB做分型以来,随着流行病学、细胞生物学、免疫学、及分子生物学在大量已做过良好临床诊断的患者中的应用,我们又掌握了很多疾病自然 史和发病机理的知识。
自1988年以来有过四次关于疾病诊断和分型的国际共识会议,其中最近的一次于2007年在奥地利维也纳召开。此后又 发现了几种新的临床表现和致病基因。2013年6月,一些顶级的EB专家聚集在英国伦敦,审核了本疾病的整体数据并修改了EB患者分型方法。新分型方法更 多地关注每种亚型在分子层面的发病原因。
概要
- 自上次国际共识会议关于诊断和分型的建议在 2008 年出版之后,又发现了许多先天性大疱性表皮松解症的新基因和新临床表现。
- 提出了一种新的分类体系(“剥洋葱法”),依次考虑每位患者的 EB 类型、遗传模式、临床表现、免疫荧光抗原定位检测结果,及突变情况。
- 列举了每种确认 EB 亚型的典型临床表现,可供医生和研究人员使用。
内容很多,包含图表。请下载PDF文件阅读。